哈尔滨防雷工程公司为您介绍雷击的几种常见形式:
1)直击雷:当雷云与地面突起物(比如高建筑物、构筑物、输电线和高大树木等)之间带电性质不同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并形成很强的电场把大气击穿,从而击坏放电通路上的建(构)筑物、输电线路等,击死或击伤人畜和引发建(构)筑物、输电线路被毁和森林大火。由于这种云层与大地间的迅猛放电直接击打在物件上,它的热效应、电磁感应效应直接传递,因此称为直击雷。
2)感应雷:感应雷是间接雷,是感应电荷放电时造成的;但直击雷发生后,云层中所带电荷迅速消失,而地面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较大,以致出现局部高电压,或者由于直击雷在放电过程中,其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件产生电磁感应效应而引发高电压,以致发生雷击现象,这种雷击叫做“感应雷”,又称为“二次雷”。
3)球形雷:球状闪电是一种危害较大的闪电;它是闪电形态中的一种,也称为球闪,民间常称其为“滚地雷“。球形雷闪电时的平均直径为25CM,大多数在10~100CM之间,Z小的只有0.5CM,Z大的直径达数米;球状闪电偶尔也有环状或中心向外延伸的蓝色光晕,发出火花或射线;其颜色常见的有橙红色或红色,当它以特别明亮并使人目眩的强光出现时,也可看到黄、蓝、绿和紫色,其寿命只有1~5秒,Z长可达几分钟。球状闪电至今仍是人类不能解释清楚的奇怪自然现象,由于球状闪电较为罕见,所以研究它十分困难,至今仍然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一个谜。
按照规定,所有防雷装置都应该定期进行巡检,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每半年就需要进行一次防雷检测。只有通过防雷检测才能充分了解防雷装置的运行情况,是否存在风险。
通过防雷检测能够及时掌握投入使用的防雷装置的运行情况
所有防雷装置(包括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都是有使用寿命的,除正常的雷电带来的损伤之外,还会受到人为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降低防雷装置的效力和缩短使用寿命。
外部防雷装置中的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都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发生不同程度的锈蚀、断裂等;接闪装置和引下线长期暴露在室外,会受到温度、湿度、恶劣天气(暴风雨、强雷暴、冰雪等)的影响,发生变形、腐蚀、断裂等现象,也会受到人为私搭乱建而被覆盖或断裂,从而会影响防雷安全,带来雷击隐患。
内部防雷装置中的浪涌保护器,其元器件(压敏电阻等)为易损件,会随着使用时间而产生性能不同程度的劣化、表面污浊、褪色、氧化等现象,影响其运行性能。
只有通过每年常规的防雷检测,测量出防雷装置的各项参数,科学客观地评价防雷装置发挥的真实效力,才能准确地掌握防雷装置的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雷电防护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全国咨询热线
电话:186-4609-1577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珠江路037号
扫一扫联系我们